重慶分公司,新征程啟航
為企業提供網站建設、域名注冊、服務器等服務
為企業提供網站建設、域名注冊、服務器等服務
譯者注:
原文的作者為Windows Phone Design Studio的設計師,雖然話語啰嗦,但是能夠感受到許多Windows Phone設計完善過程中的細節。重要的一釋疑是業內對Windows Phone開發環境封閉的以訛傳訛,至少從app設計角度,Windows Phone的心態是開放的。并致力于提升產品創造的團隊效率。思維方式不限于Windows Phone,同樣適用于其它平臺的產品參與者。
這里有一個我在使用的Windows Phone app的設計過程。其中許多設計過程階段是傳統的,我嘗試從Windows Phone app特別的視角來闡釋。
這篇文章是關于end-to-end的過程,所以會保持其高視角,并在下面的文章里詳細的探索每一個步驟。比如,下周我們會從理念與概念開始,關于講故事(storytelling)、草圖(Sketching)、故事板(storyboard)與低保真原型(low fidelity prototype)。這篇文章會是系列內容的軸線。但是并不確定會不會基于反饋重新定義(refine)某些階段,以及增加更多的示例。
圖表自下向上讀……
Windows Phone設計過程與其它的網站、移動app或任何設計沒有本質不同。所有的設計師重視設計過程,用他們自有的方式調整、完善設計,并改變適用于每一個項目。沒有項目是相同的,因此非常重要的是以指南(guidelines)理解設計過程而不是規則(rules)。保持靈活性(flexible)。
理解“設計”,設計不是按快門(one-shot)這類活動。你不能憑借一次嘗試既確定設計,而是像創作雕塑作品,有一個迭代過程。藝術家拿到一組大理石,他們不會從細節開始,如眉毛、指甲或者頭發。而是第一步先塑造整體的感覺,主要的體感與大塊。接著第二步定義更多的特性區塊,如手臂、胸、頭與腿。隨后有第三步、第四部與第五步。達到刻畫小細節的程度需要經過許多步驟。用戶體驗設計同理。你不能從細節開始,最終會讓你自食其果。應用程序流程(Application Flow)需要在視覺設計(Visual Design)前定義。我看到過許多類似事情的發生,他們嘗試跳過一些步驟走捷徑,而缺乏設計探索(design exploration)最終得到的是隨后項目中的暴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