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分公司,新征程啟航
為企業提供網站建設、域名注冊、服務器等服務
為企業提供網站建設、域名注冊、服務器等服務
原標題:羅永浩“還債模式”的歷史意義
作者 木木
從2018年底至今,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6個“小目標”的債務,羅永浩已經還上了三分之二。平心而論,老羅還是很讓人敬佩的——首先是不賴賬,其次是還債能力著實強。
6個億的債務,對絕大多數個人而言,不是一個小數字。巨大壓力之下,個人可選擇的路徑也無非就那么幾條:或者賴賬、跑路——許多時候甚至連路都用不著跑;或者認賬,但慢慢還、慢慢拖——許多賬,拖著拖著也就自然拖沒了;或者千方百計想辦法趕緊把賬還上。
羅永浩最終選擇了后者,然后就是一通緊忙活。從公開資料看,老羅能比較高效地還錢,除了賣“錘子”的錢做了很大貢獻外,主要就是靠直播帶貨了。順著老羅在“脫口秀”里對外公布的口徑——“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未來一年,(剩下的債務)應該也就差不多還完了”,依靠直播帶貨賺錢還債的路徑,還是很給力的;而且,直播從9月25日調整為一周三播、爭取新年前后實現日播,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老羅新事業給力的程度。
當然,也有格外細心的專業人士給老羅和老羅的粉絲們算了一下細賬,認為老羅從直播帶貨“首秀”至今,簽約費、坑位費、傭金等雜七雜八的入賬加起來,收入總計近7億元。雖然扣除運營成本和交稅之后,老羅的實際收入肯定要打不小的折扣,但相較于他以前開展的各種“財富探索”活動,直播帶貨在賺錢模式上的優勢十分明顯,不但賺錢快,關鍵還輕資產,運營流程也簡單得多,把控起來比較容易。
直播帶貨有這么多優勢,加上老羅強勁的示范作用,或許就會有人也心向往之。不過要小心,畢竟老羅只有這一個。從現實情況看,大大小小各類平臺的“售貨員”雖然千千萬,但能夠產出過得去效益的,似乎實在不多。哪怕是著名的羅永浩呢,老徐隨便問了問十幾個親戚朋友,看過他直播或者準備看的人,居然一個也沒有。這雖然也可以解讀為羅永浩未來直播帶貨的發展空間還格外巨大,但不能否認,看待這個新事業,還是需要盡量理性一些。
無論是看歷史數據,還是從邏輯上推斷,羅永浩直播帶貨的成功,也屬于少數人的成功。古人云“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話放到老羅身上,也有現實意義——老羅也是被千千萬萬同行托舉起來的。在這個領域,“馬太效應”也極為確定,所有的資源都向一點或者有限的幾個點集中;資源和點之間,是相互捆綁、相互強化的關系,無論是點或是資源,只要有一方不給力,雙方之間的關系馬上解綁。從這個角度看,雖然直播帶貨比制造“錘子”輕松容易得多,但未來或有的“變臉”也冰冷、殘酷得多。
就此而言,老羅要想站穩“抖音帶貨一哥”、“帶貨行業四哥”的位置,并謀取在這個領域的進一步上升,未來的路,走起來還是很艱難的。這一點也用不著遮遮掩掩,老羅賣貨首秀至今的銷量曲線,也是一個很好的提醒,畢竟,注意力都帶了特定時空的烙印,時空轉換,注意力也會隨之轉換。當然,這都是后話。或許,除了直播帶貨之外,在徹底還清欠債之后,老羅也自有新的計劃。其實,個人自有個人的生活,其他人往往都是瞎操心。
20多年前,史玉柱也做出過與羅永浩同樣的選擇——努力還錢不逃避。他掙錢還債的模式,同羅永浩一樣,也是賣貨。現在回頭看,史玉柱基于當年社會條件下的賣貨模式,也是大有異于其他賣家的,這成就了他的二次崛起。尤為難得的是,如果能時空穿越到今天,史玉柱的賣貨模式似乎與羅永浩的直播賣貨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當賣貨賣到新高度之后,史玉柱就跳出自我,實現了新的超越——去搞更具挑戰性的投資了。不知,這是不是能為老羅實現自我超越之后的前途指示出新方向。如果真的再次出現“巧合”,或許,羅永浩的“還債模式”,就會具備某種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