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分公司,新征程啟航
為企業提供網站建設、域名注冊、服務器等服務
為企業提供網站建設、域名注冊、服務器等服務
n=eval(input("請輸入一個整數:"))
創新互聯建站長期為上千家客戶提供的網站建設服務,團隊從業經驗10年,關注不同地域、不同群體,并針對不同對象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打造開放共贏平臺,與合作伙伴共同營造健康的互聯網生態環境。為巨鹿企業提供專業的成都網站制作、做網站,巨鹿網站改版等技術服務。擁有十余年豐富建站經驗和眾多成功案例,為您定制開發。
s=n**32
print(s)
或者直接在IDLE中輸入:
N=一個整數
N**32
點擊回車即可在IDLE中出現答案。
擴展資料:
Python是一種跨平臺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是一種面向對象的動態類型語言,最初被設計用于編寫自動化腳本(shell),隨著版本的不斷更新和語言新功能的添加,越來越多被用于獨立的、大型項目的開發。
eval() 函數用來執行一個字符串表達式,并返回表達式的值。
以下是 eval() 方法的語法:
eval(expression[, globals[, locals]])
參數:
expression -- 表達式。
globals -- 變量作用域,全局命名空間,如果被提供,則必須是一個字典對象。
locals -- 變量作用域,局部命名空間,如果被提供,可以是任何映射對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Python
百度百科-eval()
一、海龜狀態函數
1、顯示海龜
showturtle()或st()
無參數直接調用
2、隱藏海龜
hideturtle()或ht()
無參數直接調用
3、返回海龜的狀態(True或False)
isvisible()
無參數直接調用
二、外觀函數
1、改變海龜的外形或返回當前海龜形狀
shape(name)
默認的參數是:"arrow", "turtle", "circle", "square", "triangle", "classic"。
2、設置海龜尺寸模式
resizemode(rmode)
參數:默認值("auto", "user", "noresize")
3、調整海龜的大小或返回當前大小參數值
shapesize(wid,len,outline)或turtle.sieze(wid,len,outline)
參數 wid 正數 len 正數 outline正數
4、設置或返回當前的剪切因子
shearfactor()
參數: shear 實數
5、設置傾角
settiltangle(angle)
參數:angle角度和海龜朝向不同
6、設置海龜與朝向的夾角
tilt(angle)
Python中的str可以表示字符串類,也可以是將變量強制轉換為字符串的函數,寫作str()。str函數是Python內置函數的一種,可以直接使用,無需調用。
Python由荷蘭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研究學會的Guido van Rossum于1990年代初設計,作為一門叫做ABC語言的替代品。Python提供了高效的高級數據結構,還能簡單有效地面向對象編程。
Python語法和動態類型,以及解釋型語言的本質,使它成為多數平臺上寫腳本和快速開發應用的編程語言,隨著版本的不斷更新和語言新功能的添加,逐漸被用于獨立的、大型項目的開發。
Python解釋器易于擴展,可以使用C或C++(或者其他可以通過C調用的語言)擴展新的功能和數據類型。Python也可用于可定制化軟件中的擴展程序語言。Python豐富的標準庫,提供了適用于各個主要系統平臺的源碼或機器碼。
8個超好用內置函數set(),eval(),sorted(),reversed(),map(),reduce(),filter(),enumerate()
python中有許多內置函數,不像print那么廣為人知,但它們卻異常的強大,用好了可以大大提高代碼效率。
這次來梳理下8個好用的python內置函數
1、set()
當需要對一個列表進行去重操作的時候,set()函數就派上用場了。
用于創建一個集合,集合里的元素是無序且不重復的。集合對象創建后,還能使用并集、交集、差集功能。
2、eval()之前有人問如何用python寫一個四則運算器,輸入字符串公式,直接產生結果。用eval()來做就很簡單:eval(str_expression)作用是將字符串轉換成表達式,并且執行。
3、sorted()在處理數據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用到排序操作,比如將列表、字典、元組里面的元素正/倒排序。這時候就需要用到sorted() ,它可以對任何可迭代對象進行排序,并返回列表。對列表升序操作:
對元組倒序操作:
使用參數:key,根據自定義規則,按字符串長度來排序:
根據自定義規則,對元組構成的列表進行排序:
4、reversed()如果需要對序列的元素進行反轉操作,reversed()函數能幫到你。reversed()接受一個序列,將序列里的元素反轉,并最終返回迭代器。
5、map()做文本處理的時候,假如要對序列里的每個單詞進行大寫轉化操作。這個時候就可以使用map()函數。
map()會根據提供的函數,對指定的序列做映射,最終返回迭代器。也就是說map()函數會把序列里的每一個元素用指定的方法加工一遍,最終返回給你加工好的序列。舉個例子,對列表里的每個數字作平方處理:
6、reduce()前面說到對列表里的每個數字作平方處理,用map()函數。那我想將列表里的每個元素相乘,該怎么做呢?這時候用到reduce()函數。
reduce()會對參數序列中元素進行累積。第一、第二個元素先進行函數操作,生成的結果再和第三個元素進行函數操作,以此類推,最終生成所有元素累積運算的結果。再舉個例子,將字母連接成字符串。
你可能已經注意到,reduce()函數在python3里已經不再是內置函數,而是遷移到了functools模塊中。這里把reduce()函數拎出來講,是因為它太重要了。
7、filter()一些數字組成的列表,要把其中偶數去掉,該怎么做呢?
filter()函數輕松完成了任務,它用于過濾序列,過濾掉不符合條件的元素,返回一個迭代器對象。filter()函數和map()、reduce()函數類似,都是將序列里的每個元素映射到函數,最終返回結果。我們再試試,如何從許多單詞里挑出包含字母w的單詞。
8、enumerate()這樣一個場景,同時打印出序列里每一個元素和它對應的順序號,我們用enumerate()函數做做看。
enumerate翻譯過來是枚舉、列舉的意思,所以說enumerate()函數用于對序列里的元素進行順序標注,返回(元素、索引)組成的迭代器。再舉個例子說明,對字符串進行標注,返回每個字母和其索引。
1、定義函數
函數是可重用的程序。本書中已經使用了許多內建函數,如len()函數和range()函數,但是還沒自定義過函數。定義函數的語法格式如下:
def 函數名(參數):
函數體
定義函數的規則如下:
①關鍵字def用來定義一個函數,它是define的縮寫。
②函數名是函數的唯一標識,函數名的命名規則遵循標識符的命名規則。
③函數名后面一定要緊跟著一個括號,括號內的參數是可選的,括號后面要有冒號。
④函數體(statement)為一個或一組Python語句,注意要有縮進。
⑤函數體的第一行可以有文檔字符串,用于描述函數的功能,用三引號括起來。
按照定義規則,可以定義第一個函數了:
def?hello_world():
...?????print('Hello,world!')???#?注意函數體要有縮進
...
hello_world()
Hello,world!
這個函數不帶任何參數,它的功能是打印出“Hello,world!”。最后一行代碼hello_world()是調用函數,即讓Python執行函數的代碼。
2、全局變量和局部變量
全局變量是定義在所有函數外的變量。例如,定義一個全局變量a,分別在函數test1()和test2()使用變量a:
a?=?100???#?全局變量
def?test1():
...?????print(a)
...
def?test2():
...?????print(a)
...
test1()
100
test2()
100
定義了全局變量a之后,在函數test1()和test2()內都可以使用變量a,由此可知,全局變量的作用范圍是全局。
局部變量是在函數內定義的變量,除了用關鍵字global修飾的變量以外。例如,在函數test1()內定義一個局部變量a,分別在函數外和另一個函數test2()內使用變量a:
def?test1():
...?????a?=?100???#?局部變量
...?????print(a)
...
def?test2():
...?????print(a)
...
test1()
100
print(a)
Traceback?(most?recent?call?last):
File?"stdin",?line?1,?in?module
NameError:?name?'a'?is?not?defined
test2()
Traceback?(most?recent?call?last):
File?"stdin",?line?1,?in?module
File?"stdin",?line?2,?in?test2
NameError:?name?'a'?is?not?defined
Python解釋器提示出錯了。由于局部變量a定義在函數test1()內,因此,在函數test1()內可以使用變量a,但是在函數外或者另一個函數test2()內使用變量a,都會報錯,由此可見,局部變量的作用范圍是定義它的函數內部。
一般情況下,在函數內聲明的變量都是局部變量,但是采用關鍵字global修飾的變量卻是全局變量:
def?test1():
...?????global?a???#?全局變量
...?????a?=?100
...?????print(a)
...
def?test2():
...?????print(a)
...
test1()
100
print(a)
100
test2()
100
這個程序與上個程序相比,只是在函數test1()中多了一行代碼“global a”,程序便可以正確運行了。在函數test1()中,采用關鍵字global修飾了變量a之后,變量a就變成了全局變量,不僅可以在該函數內使用,還可以在函數外或者其他函數內使用。
如果在某個函數內局部變量與全局變量同名,那么在該函數中局部變量會覆蓋全局變量:
a?=?100???#?全局變量
def?test1():
...?????a?=?200???#?同名局部變量
...?????print(a)
...
def?test2():
...?????print(a)
...
test1()
200
test2()
100
由于在函數test1()中定義了一個與全局變量同名的局部變量a,因此,在函數test1()中全局變量a的值被局部變量覆蓋了,但是在函數test2()中全局變量a的值沒有被覆蓋。
綜上所述,在Python中,全局變量保存的數據供整個腳本文件使用;而局部變量只用于臨時保存數據,變量僅供局部代碼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