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分公司,新征程啟航
為企業提供網站建設、域名注冊、服務器等服務
為企業提供網站建設、域名注冊、服務器等服務
下載日語語言包
目前成都創新互聯公司已為上千家的企業提供了網站建設、域名、網絡空間、綿陽服務器托管、企業網站設計、商南網站維護等服務,公司將堅持客戶導向、應用為本的策略,正道將秉承"和諧、參與、激情"的文化,與客戶和合作伙伴齊心協力一起成長,共同發展。
這就簡單了,Win10專業版的話,去微軟官網下載一個日語語言包,然后再切換語言就行。或者直接去下載一個日語版的Windows重裝系統。
安裝Windows系統也可以是個大工程。
這幾天你或許見過這樣一張圖:一張3.5英寸的軟盤,上面赫然寫著Windows 10字樣。下面的小字處,還標注著“1 of 2639”。這意味著這張容量1.4M的軟盤,將作為1/2639來完成安裝Windows 10系統的艱巨任務。
為了防止年輕讀者不知道何為軟盤,還是先簡單介紹一下。軟盤是一種誕生于1967年的PC可移動存儲介質,需要專用的軟盤驅動進行讀寫,曾經盛極一時。在光盤和U盤等容量更大、讀寫更快的介質普及后,逐漸被淘汰而后消失。
年代久遠的軟盤容量很小,需要數千張才能裝下Windows 10的安裝程序,所以這浩大的工程才引來了眾多網友的圍觀。人群中還有網友貼出了Windows 8的安裝軟盤圖片,這個版本更加夸張,要3711張才能完成系統的安裝。
那么,真的有這樣兩套Windows的軟盤安裝包嗎?
事實上,這兩張圖已不是第一次引發熱議了。早在2019年,2639張軟盤套裝的Win10安裝程序,就首次出現在了推特上。原推主曬出了本文開頭的那張圖片,引來眾人的嘖嘖稱奇,似乎大家都迅速接受了這樣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但很快,懷疑的聲音就出現在討論中。不過原推主除了曬出更多1、2號軟盤的圖片外,也只是蒼白地宣稱沒有PS,沒能拿出更多證據,最后連推文也一并刪除了。
而3711張軟盤的Win8版本圖片則更加久遠,早在2013年就首次出現。之后多年間,眾多網站陸續把它當做新聞翻出來報道,還發展出了一個有鼻子有眼的背后故事:
一個有著軟盤情懷的日本Windows用戶,突發奇想給微軟寫了封郵件,詢問能否提供Win8系統的軟盤安裝程序。“貼心”的微軟也沒有讓他失望,收到郵件不久后就寄出了回信,附帶著的還有圖中那一大箱軟盤安裝包。
但其實在2013年的最初推文下,圖片作者就已經承認了這是他打印后自行制作的惡搞圖片。
那軟盤真就不能安裝Windows系統了嗎?也不是,還真有人將其實現了……一半。
一位名叫Enderman的油管主,在2020年末看到同一張圖片后,想親自實現圖里的內容。他將Win10約4GB大小的wim鏡像文件,用自制程序切分為2836個1440k大小的img文件,每一個文件對應一張3.5英寸的軟盤容量。
只不過,他并沒有將這些切分的文件真的導入到軟盤中,而是用程序模擬了這個過程。所以才說他只實現了一半,這同樣需要他每導入一個文件,就更改一次文件名。最終逼得他在連續重復了幾十次后,“作弊”跳過了這最麻煩的一步,依然耗去了他半小時時間。
最后,系統安裝成功,他還不忘打印一張Win10封面圖貼在軟盤上,致敬給了他視頻創意的原圖。
理論上想用數千張軟盤完成Win10的安裝是可能的,不過考慮到軟盤的讀取速度和更換時間,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數十個小時甚至更久。況且軟盤的讀取還有著不低的報錯概率,一旦在安裝過程中出錯,那么此前的努力就全部白費,不得不重頭開始,實在得不償失。
之所以大家對這件事的真實性這么不抱懷疑,還是因為日本的守舊傳統實在太根深蒂固了,以致于形成了刻板印象,才打消了大家的戒心。事實上,現在很多日本企業確實也依然在使用二三十年前的老舊設備,其中就包括了配有軟盤光驅的電腦。
只不過,“懷舊情節”如此嚴重的日本人,也不會夸張到用近2700張軟盤去安裝個系統。這不免讓人感嘆,軟盤的時代已經過去太久,即使化作了時代的眼淚,也依然逃不脫被風干消失的命運。
1、Windows7系統,按Windows鍵進入開始頁面,然后點擊控制面板。
2、進入控制面板后,點擊區域和語言。
3、進入區域和語言頁面,把格式中的語言改為日語。
4、把格式改為日語后,點擊應用再點擊確定就可以了。
更新中文語言包就是了,可以用系統更新下載~然后到控制面板更改顯示語言就行了
日本語版windows判定解決方法如下:
1、鼠標選擇點擊電腦右下方,找到并選擇打開所有設置頁面。
2、在所有設置中找到并打開時間與語言設置選項。
3、在時間與日期設置頁面,找到并選擇打開區域設置。
4、在區域設置中點擊選擇更改區域為日本即可。
電腦屏幕左下角---開始---控制面板---區域和語言選項---區域選項 改成中文(中國) 位置哪里也改成中國 還有高級里面也改成中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