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分公司,新征程啟航
為企業提供網站建設、域名注冊、服務器等服務
為企業提供網站建設、域名注冊、服務器等服務
微信十歲了。
創新互聯建站-專業網站定制、快速模板網站建設、高性價比海陽網站開發、企業建站全套包干低至880元,成熟完善的模板庫,直接使用。一站式海陽網站制作公司更省心,省錢,快速模板網站建設找我們,業務覆蓋海陽地區。費用合理售后完善,十載實體公司更值得信賴。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愛范兒”(ID:ifanr),作者:冷思真 李超凡,36氪經授權發布。
2011 年 1 月 21 日,微信發布了 1.0 版本,隨之而來的是移動互聯網的黃金十年。
十年后,微信已經成為一個月活超過 12 億的國民應用,從一個通訊工具進化成無數人的生活方式。
在微信十周年之際,今年的微信公開課 pro 版也拉開了序幕,回顧了微信過去一年來的變化,也描繪下一個十年的藍圖。
在剛剛結束的微信公開課主論壇上,微信介紹了小程序、微信支付、企業微信、搜一搜、小游戲、視頻號等六大業務的最新進展,我們也在第一時間做了最全匯總。
01 小程序:全年交易額同比增長 100%,4 億日活成基礎工具
抗疫是今年小程序的重點。疫情來臨時,小程序這個誕生 4 年的工具成為個人消費、商家復蘇、政府控制疫情的最佳工具。
小程序健康碼累計 8 億 + 次服務用戶,200 億次累計展碼;防疫行程卡給用戶提供了 19.4 億 + 次服務,5.5 億 + 服務用戶;社保繳費也有 1.6 億 + 的在線參保人數。百貨則有 1 億 + 累計用戶,某服飾品牌單月 GMV 2 億 +,果蔬生意也有了 3 億 + 累計用戶。
今天的小程序,已經有了 4 億 + 的用戶日活。如果這是一款服務 app,那已經能在資本市場獲得不錯的估值了。但作為微信上的基礎服務工具,它開放給了個人、品牌、政府部門,由不同的服務提供方給用戶提供更多延伸的服務。
人均使用的小程序個數增長 25%;人均小程序交易金額增長 67%;整體活躍小程序穩步增長 75%;有交易的小程序持續增長 68%;小程序(非游戲)開發者分成收益增長 25%;2020 年全年交易額同比增長 100%。這都是小程序 2020 年交出的成績單。
但這可能還不夠,微信公開課講師在現場表示 2021 年微信將繼續助力小程序生態交易增長。
今天的小程序在策略上也有了更大的變化,它可以更容易地往外走。年初剛開放的外鏈支持打開小程序就是一個微信向外走的新功能,微信外的用戶也能夠通過鏈接使用到小程序的服務。它為小程序生態拓寬了場景,為微信生態持續注入活水。
02 微信支付:節省 2000 億押金,推出「隔夜歸還險」
微信支付今年的關鍵詞依舊是信任。
雖然目前移動支付的普及率已經非常高,掃碼支付已經成為我們日常消費付款的習慣。但信任問題依然是很多商家進一步提升經營效率的障礙。
由于商家和用戶之間沒有建立起信任,商家往往只能用押金、定金等方式來保障自己的利益,可這同時也加大了交易門檻 ,這也是 2019 年推出的微信支付分就致力于解決的問題。
根據微信公布的最新數據,微信支付分使用用戶數已經超 2.4 億,為用戶節省超過 2000 億元押金,超過 1000 萬名用戶使用過快遞的先寄后付服務。
目前,微信支付分已經覆蓋了包括共享租物、購物娛樂、交通出行、生活服務和住宿預訂等 5 個行業大類超 1995 個商戶。
微信產品經理分享了自己母親在微信用「先享后付」網購的故事,這種模式一方面降低了很多年長者的購買決策成本,讓更多人愿意嘗試電商等服務,商家在得到更多訂單的同時,同時也不必擔心壞賬的風險。
數據顯示,微信支付分讓商家下單轉化率提升了 14%,出行商家新用戶轉化率提升了 25%,零售商戶復購率提升了 73%,同時共享充電寶、網約車、共享單車等服務的壞賬率也大大降低。
比如我們常用的共享充電寶,隨著共享充電寶價格越來越高,比起借充電寶,歸還也成為了新的痛點。
因為如果在附近找不到歸還點,意味著可能要花費一筆可能比充電寶本身更貴的費用,據微信的統計,去年有 400 萬人借了共享充電寶后隔夜歸還,這也占到行業客訴數量的第一位。
為此微信宣布與微保推出一項「隔夜歸還險」的新服務,如果用戶在晚間 100 米內找不到歸還點,可申請減免,次日 14:00 前歸還,隔夜費用直接返還零錢。此外在共享單車和快遞行業也將推出類似的「騎行保障險」和「寄件報價險」。
隨著這些基于信任機制的服務和產品不斷完善,用戶體驗得以更加便捷高效,商戶可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我們正在步入一個信任社會。
03 企業微信:連接 4 億微信用戶,助力教育、政務、零售行業數字化
將工作和生活分開,讓「打工人」和「休閑人」都擁有自己的生活是普通用戶的期望。而企業微信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工作歸工作,讓生活歸生活。
上線近五年,企業微信上真實企業與組織數超過 550 萬,活躍用戶數也超過 1.3 億,連接了 4 億微信用戶。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政務部門和教育部門都有了數字化的需求,滿足這些需求的企業微信也在以更快的速度完成迭代升級。
今年企業微信在生態建設上擁有了 8 萬家合作伙伴,同比去年增長了近 400%;而開放接口新增了 150 個,有了 540 個開放接口;累計接入系統同比去年增長了 250%,達到了 1191 萬個。
為了在 2021 年為生態注入更多支持,企業微信還發布了「企航計劃」。企業微信不僅提供了 12 億數字化扶持基金,還上線了更多新功能,希望能夠幫助教育行業、政務行業和零售行業實現數字化。
在這三個領域,企業微信的合作伙伴們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零售行業:周大福使用企業微信提供的服務使得會員 20% 的復購率提升到了 50%。
教育行業:寶雞市教育局 3 天完成了信息化平臺搭建,8 小時收集了 22 萬師生的健康數據。
政務行業:宜昌市政府 1.5 萬網格員添加并服務了 27 萬名居民。
04 搜一搜:月活達 5 億,讓搜索觸手可達
關于微信搜一搜,微信提出了一個愿景:用微信就能搜。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的各種服務和內容被不同的 app 割裂成一個個信息孤島,pC 時代的傳統搜索引擎的作用被弱化。
但這并不代表用戶沒有搜索需求,尤其在有著 12 億用戶的微信,隨著微信生態越來越豐富,承載了海量的內容和服務,如何高效連接用戶和服務,搜索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路徑。
2016 年微信上的搜索還只能查找公眾號,此后微信上可以搜索的場景越來越多,逐漸涵蓋了朋友圈、城市服務、小程序、視頻號等內容。
根據微信公布的最新數據,目前微信搜一搜月活已經超過 5 個億,用戶的搜索需求也趨于多樣化,可以說是市場上大的搜索產品之一了。
不過微信也強調,微信搜一搜并非一款的獨立的搜索產品,而是作為微信生態的一環,來促進微信生態的發展。
公開課講師表示,與 pC 時代不同,搜索不應該只局限在一個搜索框,而是應該觸手可達。
微信根據不同的場景推出了不同的搜索模式,比如邊聊邊搜、指尖搜索、#井號搜索等。比如當我們在微信聊天過程中遇到知識盲區,可以長按聊天氣泡,在菜單中點擊「搜一搜」進行搜索。
為了更好識別好的內容和服務 ,微信開發出一個叫做 people Rank 的搜索算法,用大數據方式,在脫敏的情況下將各個領域專家的服務和意見通過搜索提供給用戶,「人的價值」是微信搜一搜的關鍵。
據微信介紹,微信搜一搜接下來將連接更多服務,邊界也將越來越模糊,打造一個覆蓋全網生態的通用搜索。
05 小游戲:內容緩存擴至 200M,小游戲不「小」
小游戲三周年了。
你記憶中全民跳一跳似乎都是昨天的事,今天小游戲就已經進入了下一階段。講師在講臺上說出的那一句「小游戲 5 億 MAU」更讓人驚嘆「士別三年,當刮目相看」。
從 2019 年到 2020 年,小游戲的內容變得更豐富了。以往因為小游戲的開發性能限制,我們更多看到的是 RpG 品類小游戲。而隨著小游戲的能力提升,SLG、MMO 小游戲也越來越常見。
開發者也更賺錢了,從 2019 年到 2020 年,開發者的商業變現增長了 20%。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習慣玩小游戲。2020 年小游戲人均游戲時長增長 50%,人均游戲款式增長了 20%
小游戲在用戶來源和比例上向來有別于其他游戲。5:5 的小游戲用戶男女比例,讓小游戲生態迎來了更多女性向游戲的開發者,這在 2020 年依然沒有改變。
2020 年的改變則是一二線城市小游戲用戶的占比更多了,前些年占比提升至 57% 的三四五線用戶變為了 50%,越來越多的一二線城市用戶在玩小游戲。過去兩年持續提升至 66% 的 30 歲以上用戶則變為了 65%,年輕人玩小游戲的也更多了。
2021 年微信也給了開發者更大的優惠力度,贈送廣告金給的更大方了。單款產品 Android 內購的分成結算為 6:4,使用分成配贈/轉充為 7:3,廣告結算為 5:5,廣告來源的染色收益為 9:1。
微信團隊在過去幾年也在和開發者一起努力打破小程序的限制。
在小游戲性能優化方案的作用下,小游戲內容緩存擴至 200M,3D 美術渲染和多人同屏支持就讓「新軒轅傳奇」這樣的小游戲成為了可能。在微信第一次向外界展示類似的小游戲時,大部分玩家的反應都是「這竟然也是小游戲?」
小游戲還有什么可能性呢?微信公開課講師表示,小游戲和視頻號的連接或許也能有點新東西。不管是電競賽事的直播還是面對面的賽事,都給開發者和玩家的互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今天,小游戲在優化自己的廣告投放效果,它可以讓開發者自定義分享素材和玩法,也可以讓玩家在手機端和 pC 端無縫體驗小游戲,接力打開,讓小游戲體驗更順暢。
在小游戲開放工程師已成為微信相關就業崗位第三名的今天,小游戲已經成為游戲生態不可錯過的重要力量。
06 視頻號:百萬人在視頻號看流星雨直播,內容生態的新變局
去年的今天, 微信視頻號正式上線,2020 年 6 月張小龍就在朋友圈宣布日活突破 2 億。過去一年里,視頻號成為了很多內容創作者的焦點。
微信對視頻號的是定義是:一個人人可以記錄和創作的平臺,也是一個了解他人、了解世界的窗口。這讓人想起了微信公眾號的 slogan :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微信還公布了視頻號里創作者和觀看者的一些數據,周日是視頻號發布最活躍的時間, 其中 85 后女性是發布最活躍的人群,廣州則是視頻號發布最活躍的城市。而用戶最喜歡在周五晚飯后觀看視頻號,惠州是最愛觀看視頻號的城市。
過去一年視頻號可以說是微信迭代最為頻繁的產品之一了,從內測開始,到轉發朋友圈、上線直播,視頻號在微信生態內的定位也逐漸明晰:幫助微信生態連接一切。
正如我們在之前文章中所分析的,隨著視頻號和微信小商店、公眾號、小程序商城的打通,進一步完善了微信生態閉環,很有可能給內容生態帶來新的變局,也給創業者提供了新的機會。
去年 12 月攝影師李政霖在視頻號舉辦的一場流星雨直播,成為視頻號首個觀看人數破百萬的直播,越來越多視頻號內容開始出圈。
就像當初的公眾號一樣,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開始留意到視頻號的機會。而微信的下一步計劃,則是繼續優化視頻號創作者端的工具, 進一步降低門檻和運營難度,為微信內一個新的生態打下基礎。
如果你在視頻號的直播間里也守候了這一場微信公開課的直播,那你會發現用戶最感興趣的永遠是那些觸手可及的功能,紅包封面,抽獎等。
但在離得很近的 C 端的功能之外,微信小程序、微信支付、企業微信、搜一搜、小游戲、視頻號這些底層能力和不同的服務提供方構建出了一個欣欣向榮的生態。
誰能想到呢?十年前,這些功能都不存在。從最初的溝通工具演變到今天包羅萬象的生活工具,微信依然專注于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