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分公司,新征程啟航
為企業提供網站建設、域名注冊、服務器等服務
為企業提供網站建設、域名注冊、服務器等服務
云電腦是pC的理想替代品嗎?
為桐梓等地區用戶提供了全套網頁設計制作服務,及桐梓網站建設行業解決方案。主營業務為網站建設、成都網站制作、桐梓網站設計,以傳統方式定制建設網站,并提供域名空間備案等一條龍服務,秉承以專業、用心的態度為用戶提供真誠的服務。我們深信只要達到每一位用戶的要求,就會得到認可,從而選擇與我們長期合作。這樣,我們也可以走得更遠!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腦極體”(ID:unity007),作者:燕良,36氪經授權發布。
云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對于普通的消費端用戶,我們經常聽到是什么百度云,華為云等各種云盤,還有什么掛著云名字的云養娃,云吸貓之類的,對于企業用戶來說阿里云、騰訊云、AWS、微軟云等,云存儲、云辦公,云算力則是關鍵詞。
云就像隨時存取的超級計算機銀行,這個網絡銀行是多用戶共享的,大家在云上可以完成數據傳輸、數據處理、數據分析等業務,云端的算力將數據包裝后,處理后的數據信息成為了各個設備之間流通的貨幣,大伙兒在這個銀行里面出出進進、忙忙碌碌的,不斷進行價值的交換。數字化時代,與我們日常生活工作打交道最多的硬件設備除了手機以外,就是電腦了,幾乎所有的工作都離不開它,云+電腦又會創造出什么樣的新價值呢?
性能強勁,pC的理想替代品
云電腦簡單來說,是一種基于云計算的服務,不需要像傳統 pC 一樣在本地配備主機,而是將桌面、應用、硬件等計算資源集中在云端數據中心里。用戶只需一個聯網終端設備,接上顯示器和輸入設備,就可以像在傳統 pC 一樣訪問專屬桌面、個人應用和各種數據。簡單來說,相當于把電腦主機放到了云端,處理能力上云后,本地只要有網絡有屏幕就可以隨時訪問使用。
云電腦背后的技術也不是什么新興的技術,來自于二十多年前古早的rdp遠程桌面協議技術,我們在Windows 系統上可能都用過這個遠程桌面訪問功能的技術。什么給別人修個電腦了,遠程操作一些簡單的鍵鼠功能之類的,由于限于網絡條件只是用來遠程管理服務器,想控制另一臺電腦來辦公、看電影,打游戲?那效果卡頓的跟看ppT沒有什么區別,甚至看ppT的過程也會卡頓,延遲的畫面讓人焦灼。網絡帶寬本身的限制,傳輸的過程速率的原因在消費端以及企業端,都沒有太大的水花產生。
隨著技術與網絡通信的巨變,云電腦近兩年又悄悄起勢。5G通信網絡的升級換代,網速傳輸的穩定性與高速率以及增大的網絡容量讓古早的一些延時、帶寬問題等迎刃而解。云計算技術的革新,其超大規模的算力、可擴展性、通用性能等讓網絡的基礎建設和服務產業得到了高速的發展。在這樣的產業技術背景之下,作為云計算終端的產品云電腦的發展,也跟著水漲船高。
云電腦打破了先前的網絡傳輸問題以及性能方面的桎梏,相比傳統pC,云電腦終端優勢非常明顯。
從性能方面看,云電腦終端算力的擴充可以輕松應對普通電子設備無法滿足的高性能計算需求,如普通pC很難完成的動畫渲染、高精度設計、編程、大型游戲等工作,還有一些升級系統、修補漏洞都可在云端集中進行,無需自己上手操作。
從成本方面來看,pC電腦幾乎需要3-5年就更換,對于一些對電腦主機要求比較高的場景,比如動畫渲染、代碼測試、大型游戲等,對硬件性能與操作系統需要頻繁迭代更新,而云電腦的性能跟硬件設備幾乎無關,只需要花費少部分的錢訂閱服務,就可以獲得一個性能不斷更新迭代的終端設備。云電腦讓終端硬件的配置不再重要,一個簡單低功耗設計的顯示設備就夠用了,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
云電腦對地域沒有任何限制,只要有網絡和顯示設備,就能通過屏幕連接云端獲得超級算力,未來這個屏幕可能連實體都不需要了,像電影里面的畫面一樣,直接投影到任何平面上,通過云端融為一體,數據在平面上順暢流通、實時同步顯示。
云電腦的性能看起來秀得飛起,性能上感覺已經革掉傳統pC的命了,但是實際落地應用,為何沒有廣泛地使用呢?云電腦難道不是 pC 的未來嗎?
云電腦落地使用的桎梏之路
云電腦的全面進擊之路也需要市場的教育,產品的誕生與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面臨的挑戰和制約重重。因為涉及到云端計算的設備,云廠商宕機的可能性、網絡限制、性能優化、安全與隱私等方面也沒有那么完美,存在各種待需解決的問題。
首先就是網絡,云端運作取決于帶寬網速,5G網絡技術雖然發展迅猛,但是目前還沒有達到普及的地步,運營網絡服務的限制讓云電腦的普及之路也桎梏滿滿。
假設網速問題被解決后,也有可能因為端設備涉及到龐雜運算,處理的算力要求過大,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延遲,再者就是運算及數據傳輸皆集中于云端,涉及到有第三方服務商云廠商以及通信服務商的參與,斷網或者云服務出現問題,也有宕機的可能性,企業用戶還需要建設備用的無線網絡,增加成本。
性能方面,因為生態還未完全建立起來,應用較為稀少,甚至很多云電腦只能運行特定幾個應用或定制的應用。
安全隱私方面,數據在傳輸的過程或者是云端存儲的過程中,我們的任何處理內容,對于云來說都是透明的。企業或者個人用戶的信息有被截獲并勒索的可能性,一次云端服務器的泄露,可以葬送企業的商業秘密,這也提升了集中性風險。
長遠來看,從成本和效益的角度出發,脫離物理機全面上云是件正確但又困難的事,攔路虎過多,遠非想象中的那么好實現。雖然進化中的云電腦,在一些特定的辦公場景中有較好的性能優勢,比如對于b端企業用戶來說,能夠實現大算力、低成本的要求,但對于普通的用戶來說,傳統的pC目前完全可以勝任日常工作,而使用代碼測試,視頻渲染的用戶畢竟是垂直領域的少數人群,對大多數人來說,云電腦宣傳的算力是過剩的。云終端若要實現普及,剛性需求、成本及應用場景這些還需進一步發展和明確。
聚焦b端市場,促進pC變革
雖然云電腦的發展還沒有一個明晰的未來,科技巨頭卻紛紛下藍海爭霸,國外企業如微軟與亞馬遜,國內阿里與華為等巨頭都開始博弈,搶占與布局云電腦的邏輯,除了展現技術肌肉外,也是看到了未來的pC計算終端的樣貌,提早卡位,豪賭未來的商業價值。科技巨頭的參與,創企的聚焦創新,讓云電腦有了增長的勢頭,云電腦的商業化之路也漸漸打開了更多的可能性。
目前云電腦推出產品主要面向b端企業客戶,為企業提供場景定制化服務。企業看重的是云電腦的業務擴展彈性、IT管控方面的能力,隨著大型企業管理向精細化方向發展,云電腦的業務也需升級換代,逐漸向精細化方向運營。
管中窺豹,阿里的云電腦主打的就是面向b端企業客戶,已經落地使用,其搭載的是組件式桌面系統,可以根據用戶的工作習慣和內容智能組合工作界面,可跨平臺、跨終端、跨場景使用,支持在 Windows、linux 等系統的應用之間無縫切換。因為b端場景一致性較好,網絡比較有保障,客戶付費意愿強,巨頭們紛紛選擇傾向b端。云電腦幫助企業瘦設備,提供跨越性能與架構障礙的服務,而按需付費的模式降低了硬件設備的換代頻率,部署方式則由成本以及業務要求等方面來決定。
對于c端用戶來說云電腦主要發力的是游戲業務,游戲對于玩家來說是非常費錢的娛樂,好點的硬件配置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云電腦讓玩家不再擔心硬件設備的性能與消耗,不論在哪里只要有網和基本的顯示設備就能夠實現掛機,登錄賬號的需要。雖然現在的一些云游戲平臺,因為網絡的原因,體驗和本地設備比起來還是有差距,效果不如宣傳那般絲滑,但隨著5G商用大規模鋪開,從中長期來看,云游戲將迅速崛起,電影頭號玩家里的場景,也不是沒有可能復刻,云電腦,也許是通向未來科幻場景的媒介,行業格局有望重塑。
無論是面向政企,還是普通消費者,云電腦的目標是為客戶提供更加可視化、全方位的管理體驗,提高工作生活的效率和質量。這個過程中本質上來說考驗的是云廠商們深度服務行業場景的能力,核心是成本與業務水平。從pC主機時代邁入云計算的分布式時代,算力從線下遷移到云端是大勢所趨,傳統的pC作為一種生產力工具,設備硬件能力是決定性能的天花板,現在云電腦也將有機會重構硬件基礎設施,基于云的超級操作系統,將提升整個社會運行效率,pC 的形態也將迎來一次重要的進化。
不過關于對云電腦替代電腦的暢想還不會立刻發生,想要挑戰系統生態完備的傳統pC,需要至少十年的發展起步,整個行業生態協同參與,建立新的產業規則,市場教育完備,才能逐漸革掉pC的命。有幸的是,我們站在了科技行業的奇點,身處變革的漩渦中心,未來影響生活、工作的pC產品,我們是其進化過程的親歷者,新的pC故事畫卷慢慢展開,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