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帶接入服務器的系統要求有哪些?
寬帶接入服務器是面向寬帶網絡應用的新型接入網關,它位于骨干網的邊緣層,可以完成用戶帶寬的IP/ATM網的數據接入(目前接入手段主要基于xDSL/Cable Modem/高速以太網技術/無線寬帶數據接入等),實現商業樓宇及小區住戶的寬帶上網、基于IPSec的IP VPN服務、支持ISP向用戶批發業務等應用。寬帶接入服務器應運而生,它成為寬帶非IP/IP接入網絡向骨干IP網絡過渡的網絡接入設備,完成寬帶IP/ATM網的數據接入。下面就由創新互聯建站小編和大家講一講寬帶接入服務器的系統要求有哪些。
一、寬帶接入服務器(BRAS)主要完成兩方面功能:
第一種是網絡承載功能:負責終結用戶的PPPoE(是一種以太網上傳送PPP會話的方式)連接、匯聚用戶的流量功能;二是控制實現功能:與認證系統、計費系統和客戶管理系統及服務策略控制系統相配合實現用戶接入的認證、計費和管理功能
第二種是面向寬帶網絡應用的新型接入網關。它是寬帶接入網的骨干網之間的橋梁,提供基本的接入手段和寬帶接入網的管理功能。它位于網絡的邊緣,提供寬帶接入服務、實現多種業務的匯聚與轉發,能滿足不同用戶對傳輸容量和帶寬利用率的要求,因此是寬帶用戶接入的核心設備
二、寬帶接入服務器網絡定位
寬帶接入服務器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ADSL的大面積推廣應用。以前ADSL要實現寬帶接入網絡業務通常是通過為每一用戶的某一業務創建一條相應PVC連接,然后將這些數目眾多的PVC直接終結在路由器上。可以想象,這所帶來的問題將是網絡結構龐大,用戶連接復雜,實際維護困難。而且,這種接入網絡結構主要以靜態IP接入方式為主,會造成網絡IP地址的利用率低下且管理困難,根本無法做到有效地用戶集中授權認證和相應的計費管理。這些問題將嚴重制約寬帶接入網絡的大規模商用。
三、寬帶接入服務器系統要求
1、硬件設計結構
顯然,寬帶接入服務器必須具有高速、高效的包轉發特性,在性能上有效地解決寬帶網絡高性能、高負荷、高突發所帶來的問題,性能不佳的寬帶接入服務器勢必成為網絡的“瓶頸點”。目前具有2G以上的交換背板容量,100Kpps以上的獨立包轉發性能成為業界對寬帶接入服務器的基本要求。從硬件系統結構上看,寬帶接入服務器已從早期低效的集中式包處理結構向當前分布式處理結構演變,前后插板(接口板和處理板)的設計思路成為主流。采用這樣的系統結構,處理模塊可以直接處理來自同一槽位接口模塊的用戶流量,而且對于輸出在同一槽位上的網絡流量能夠不經過系統背板和交換矩陣模塊直接進行轉發,從而有效減輕系統負荷。另一方面,為了理想地實現在不同槽位間的包轉發,系統結構必須提供高容量、相對獨立、有冗余備份能力的系統交換矩陣模塊(Switch Fabric)和相應容量的背板總線,保證寬帶接入服務器總體性能隨接口模塊增加呈線性增長的態勢。
2、接口類型和接入方式
顯然,為了實現對各種寬帶接入類型的支持,寬帶接入服務器必須盡可能多地提供豐富的接口類型。如今,在用戶側方面,寬帶接入服務器已經可以提供DS3/OC3/OC12的ATM光接口實現純ATM接入或DSLAM(DSL的用戶集中器)的接入,提供100/1000M快速以太網接口實現局域網用戶和HFC用戶的接入,提供高密度信道化或非信道化E1/T1/DS3的幀中繼接口實現幀中繼用戶的接入;在網絡側方面,一般通過100/1000M快速以太網接口,OC3/OC12的ATM接口,甚至可能是OC12的POS接口來實現流量的匯聚轉發,滿足寬帶業務的實際帶寬需求。
3、接入數量
由于以往撥號接入服務器采用TDM技術,系統通過每一個DS0時隙接收來自PSTN網絡的數據,系統的大接入數就是系統可以終結的DS0時隙數,也就是系統可以集成的大Modem數。這種基于時隙交換的技術,要想擴大系統接入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只能通過擴大系統的集成度來實現,具有相當的局限性。在寬帶網絡中,寬帶接入服務器由接口處理模塊直接完成對各種協議棧的封裝重組處理,比如:PPPOE或PPPOA的呼叫。
目前寬帶網絡性能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在接入帶寬方面,撥號接入正在向xDSL、HFC或高速城域網接入轉移,實現了接入帶寬成百上千倍地擴展;在處理性能方面,后臺功能強大的城域FR/ATM網絡或高速局域網絡逐漸替代功能單一的PSTN網絡。與之相適應,寬帶接入服務器在性能上和功能上都必須肩負起更新、更高的要求。小伙伴們要想獲得更多寬帶接入服務器的內容,請關注創新互聯!
本文標題:寬帶接入服務器的系統要求有哪些?
網站地址:http://www.xueling.net.cn/article/sddgjs.html
一、寬帶接入服務器(BRAS)主要完成兩方面功能:
第一種是網絡承載功能:負責終結用戶的PPPoE(是一種以太網上傳送PPP會話的方式)連接、匯聚用戶的流量功能;二是控制實現功能:與認證系統、計費系統和客戶管理系統及服務策略控制系統相配合實現用戶接入的認證、計費和管理功能
第二種是面向寬帶網絡應用的新型接入網關。它是寬帶接入網的骨干網之間的橋梁,提供基本的接入手段和寬帶接入網的管理功能。它位于網絡的邊緣,提供寬帶接入服務、實現多種業務的匯聚與轉發,能滿足不同用戶對傳輸容量和帶寬利用率的要求,因此是寬帶用戶接入的核心設備
二、寬帶接入服務器網絡定位
寬帶接入服務器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ADSL的大面積推廣應用。以前ADSL要實現寬帶接入網絡業務通常是通過為每一用戶的某一業務創建一條相應PVC連接,然后將這些數目眾多的PVC直接終結在路由器上。可以想象,這所帶來的問題將是網絡結構龐大,用戶連接復雜,實際維護困難。而且,這種接入網絡結構主要以靜態IP接入方式為主,會造成網絡IP地址的利用率低下且管理困難,根本無法做到有效地用戶集中授權認證和相應的計費管理。這些問題將嚴重制約寬帶接入網絡的大規模商用。
三、寬帶接入服務器系統要求
1、硬件設計結構
顯然,寬帶接入服務器必須具有高速、高效的包轉發特性,在性能上有效地解決寬帶網絡高性能、高負荷、高突發所帶來的問題,性能不佳的寬帶接入服務器勢必成為網絡的“瓶頸點”。目前具有2G以上的交換背板容量,100Kpps以上的獨立包轉發性能成為業界對寬帶接入服務器的基本要求。從硬件系統結構上看,寬帶接入服務器已從早期低效的集中式包處理結構向當前分布式處理結構演變,前后插板(接口板和處理板)的設計思路成為主流。采用這樣的系統結構,處理模塊可以直接處理來自同一槽位接口模塊的用戶流量,而且對于輸出在同一槽位上的網絡流量能夠不經過系統背板和交換矩陣模塊直接進行轉發,從而有效減輕系統負荷。另一方面,為了理想地實現在不同槽位間的包轉發,系統結構必須提供高容量、相對獨立、有冗余備份能力的系統交換矩陣模塊(Switch Fabric)和相應容量的背板總線,保證寬帶接入服務器總體性能隨接口模塊增加呈線性增長的態勢。
2、接口類型和接入方式
顯然,為了實現對各種寬帶接入類型的支持,寬帶接入服務器必須盡可能多地提供豐富的接口類型。如今,在用戶側方面,寬帶接入服務器已經可以提供DS3/OC3/OC12的ATM光接口實現純ATM接入或DSLAM(DSL的用戶集中器)的接入,提供100/1000M快速以太網接口實現局域網用戶和HFC用戶的接入,提供高密度信道化或非信道化E1/T1/DS3的幀中繼接口實現幀中繼用戶的接入;在網絡側方面,一般通過100/1000M快速以太網接口,OC3/OC12的ATM接口,甚至可能是OC12的POS接口來實現流量的匯聚轉發,滿足寬帶業務的實際帶寬需求。
3、接入數量
由于以往撥號接入服務器采用TDM技術,系統通過每一個DS0時隙接收來自PSTN網絡的數據,系統的大接入數就是系統可以終結的DS0時隙數,也就是系統可以集成的大Modem數。這種基于時隙交換的技術,要想擴大系統接入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只能通過擴大系統的集成度來實現,具有相當的局限性。在寬帶網絡中,寬帶接入服務器由接口處理模塊直接完成對各種協議棧的封裝重組處理,比如:PPPOE或PPPOA的呼叫。
目前寬帶網絡性能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在接入帶寬方面,撥號接入正在向xDSL、HFC或高速城域網接入轉移,實現了接入帶寬成百上千倍地擴展;在處理性能方面,后臺功能強大的城域FR/ATM網絡或高速局域網絡逐漸替代功能單一的PSTN網絡。與之相適應,寬帶接入服務器在性能上和功能上都必須肩負起更新、更高的要求。小伙伴們要想獲得更多寬帶接入服務器的內容,請關注創新互聯!
本文標題:寬帶接入服務器的系統要求有哪些?
網站地址:http://www.xueling.net.cn/article/sddgjs.html